2022年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分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者:周小燕发布时间:2022-07-24浏览次数:827

2022723下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协办的2022年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以在线直播形式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9000余名师生通过在线形式参与分论坛研讨。

   【分论坛一】

分论坛一由山西大同大学赵慧勤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张立国教授担任点评人。北京师范大学吴娟副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杨现民教授、河南大学赵慧臣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刘丹副教授、西北民族大学王妍莉教授分别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范专业认证、人才培养等主题作报告。

吴娟副教授围绕课程建设作题为《从核心概念到创新实践: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路径》的报告,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型与培养目标,并以“教育技术学导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例详细介绍了课程建设经验,充分体现了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特征,通过课堂活动实践性、课外项目实践性支撑创新人才培养。

杨现民教授围绕师范专业认证作题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第二级认证工作开展与经验总结》的报告,从准备阶段、现场考察阶段、整改阶段三个环节分享了师范专业认证经验,充分体现了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培养成效之间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凸显区域人才培养特色。

赵慧臣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面向信息时代的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河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的报告,从专业特色、师资力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环境支持、培养效果等方面呈现了专业建设历程与成效,充分展示了河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信息科技教师培养方面的特色,呈现了由知识到能力到素养的人才培养路径。

刘丹副教授围绕人才培养作题为《深化校企合作共促人才培养》的报告,介绍了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双创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并从师范生编程能力训练、标准制定、中小学编程、专业竞赛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校企合作视域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特色。

王妍莉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简介》的报告,从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发展特色三个方面分享了专业建设经验,凸显了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民族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为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作出了贡献。

张立国教授在点评时表示,五位专家结合实践从课程建设、师范专业认证、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特色鲜明、成果突出,很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才、怎么培养人才、培养效果如何的问题,值得各级各类兄弟院校学习。

   【分论坛二】

分论坛二由华中师范大学张屹教授主持,河北师范大学王润兰教授担任点评人。新疆师范大学王炜教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何向阳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谭姣连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杨俊锋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分别围绕专业建设作报告。

王炜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强化顶层设计,全方位推进专业建设》的报告,从专业发展历程、专业定位、专业优势、专业改革的主要举措等方面介绍了新疆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经验。新疆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形成了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教师教育特色和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何向阳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搭建智慧平台,服务基础教育——湖南一师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报告,从专业简介、学科平台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呈现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历程,尤其是在社会服务方面,能结合小学教师教育特色,在扶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谭姣连副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创设U-G-E-S”协同育人平台,创新学生培养路径》的报告,从历史沿革、专业定位、特色与举措方面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经验,尤其是在深化专业改革方面,创设了U-G-E-S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了信息科技教育与信息化管理人才、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等。

杨俊锋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坚持学生中心,凸显实践创新能力》的报告,从专业历史沿革与特色优势、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年轻有活力的师资队伍方面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经验,围绕强竞赛、促创新专业特色,确立了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新型教学模式。

胡小勇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数字转型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报告,从专业概况、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情况,尤其在人工智能校企合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王润兰教授在点评时表示,各兄弟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各具特色,部分学校创建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客实验室等新型教学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支持与服务,对其他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都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分论坛三】

分论坛三由广西师范大学袁磊教授主持,天津师范大学颜士刚教授担任点评人。陕西师范大学周榕副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张刚要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乔爱玲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李大可副研究员、清华大学韩锡斌教授分别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范专业认证等主题作报告。

周榕副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教育技术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路径探索》的报告,介绍了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特别是学生工作室的运行状况,以及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充分体现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对本科生培养各个环节的重视,有效落实了“以本为本”。

张刚要教授围绕专业及课程建设作题为《“教育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构建及其人才培养探索》的报告,分享了南京邮电大学创造性、系统性地论证教育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的过程,以及将“科技伦理”课程融入课程体系的独特做法,体现了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道术相融”的课程建设特色。

乔爱玲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报告,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将教育部数学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中心、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强化产学研协同,充分展示了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有效协调、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专业建设的优势。

李大可副研究员围绕师范专业认证作题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认证情况汇报》的报告,介绍了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自主研发的课程管理和评价管理平台,分享了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四川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对于本科生教学及其上下游要素的关注,贯彻了“教学为本”的发展理念。

韩锡斌教授围绕学科建设作题为《清华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探索与思考》的报告,介绍了清华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师资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努力探索出一条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路线,体现了清华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同仁脚踏实地、奋勇向前的专业精神和清晰的专业发展思路。

颜士刚教授在点评时表示,五位专家围绕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师范专业认证等主题进行经验分享,内容丰富、各具特色,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贡献了各自的方法与智慧,值得教育技术学界同仁参考、借鉴。

   【分论坛四】

分论坛四由北京师范大学董艳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刘三女牙教授担任点评人。华中师范大学罗恒副教授、曲阜师范大学胡凡刚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柏宏权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李彤彤副教授分别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范专业认证、人才培养等主题作报告。

罗恒副教授围绕人才培养作题为《“人工智能+教育”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与挑战》的报告,从教育技术学发展概况、“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与挑战等方面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经验,充分彰显了学校立足国际化与信息化,培养“人工智能+教育”复合型高水平人才的鲜明特色。

胡凡刚教授围绕人才培养作题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厚基础+精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实践》的报告,从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厚基础+精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培养路径及培养成效四个方面,分享了曲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思路与实践,充分体现了以特色课程为核心,以“厚基础+精技能”为引领,构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鲜明特色。

李晓东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与建设》的报告,从师资力量、研究团队、研究领域、研究生培养、教学科研成果、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和未来规划等方面呈现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历程,充分体现了分方向教学“套餐式”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培养特色。

柏宏权教授围绕师范专业认证作题为《专业认证促进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从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优势与特点、专业建设的措施与成效、专业认证的体会与思考等方面分享了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认证的经验,充分彰显了厚重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能合一的课程建设,以及国际融通的培养特色。

李彤彤副教授围绕课程建设作题为《面向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报告,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特色、课程实施特点方面,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建设经验,充分体现了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全方位实践育人的鲜明特色。

刘三女牙教授在点评时表示,各位专家的报告各具特色、成效显著,为我们专业后续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改革专业认证等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分论坛五】

分论坛五由辽宁师范大学李玉斌教授主持,西北民族大学沙景荣教授担任点评人。西南大学邓晖副教授、江南大学王志军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段春雨副教授、江西财经大学钟元生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朱珂副教授分别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范专业认证等主题作报告。

邓晖副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传承、发展与特色教育技术学一流专业建设探索》的报告,分享了西南大学教育技术学勇当技术变革教学的实践者、研究者、引领者和推动者的专业定位与重视创新精神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育人思路。

王志军教授围绕师范专业认证作题为《抓住专业认证机遇,促内涵式高质发展》的报告,从目标导向、顶层设计,多维联动、整体推进,全员参与、认证促建三个方面分享专业认证的经验,充分体现了江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培养成效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凸显内涵式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段春雨副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深耕三十载:河北师大教育技术发展之鸟瞰》的报告,从专业发展概述、近年实践探索、发展经验交流三个方面呈现专业建设历程与成效,充分展示了河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实践环境建设、优质师资配备、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成果。

钟元生教授围绕课程建设作题为《互联网产品MVP迭代开发的虚仿实验教学设计》的报告,从实验设计的视角介绍了江西财经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方法”课程的建设情况,突出以产教融合引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特色。

朱珂副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汇报》的报告,从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建设措施与成效等方面分享了专业建设经验,凸显了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厚基础+精技能”的专业建设特色以及注重实践、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特色。

沙景荣教授在点评时表示,五所学校聚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传承、发展与特色,不断夯实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注重学生的发展与教育技术学经验的传承,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并在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智能时代教育转型、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学的影响力。

   【分论坛六】

  分论坛六由南京邮电大学卢锋教授主持,河南大学梁林梅教授担任点评人。北京大学贾积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郑燕林教授、广州大学杜玉霞教授、聊城大学赵厚福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常咏梅教授分别围绕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范专业认证、人才培养等主题作报告。

贾积有教授围绕人才培养作题为《借助技术优势改进学系管理》的报告,从招生、硕士生培养、信息技术助力管理决策等方面分享了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展示了北京大学通过教、学、研、管、评与技术融合的方式,高标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办学优势。

郑燕林教授围绕师范专业认证作题为《师范类专业认证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的报告,从背景情况、可持续发展动力、促进路径等方面分享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认证经验,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路径。

杜玉霞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新时代基于课程改革的一流专业建设实践》的报告,从为何改、如何改、过程与成效、展望四个方面呈现了广州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历程,体现了广州大学依托区域优势,立足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形成开放、共享、协同的专业建设特色。

赵厚福副教授围绕专业建设作题为《师范认证背景下的技术教育专业建设》的报告,介绍了聊城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教学改革、开设通用技术方向,展现了聊城大学利用校内外资源协同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鲜明特色。

常咏梅教授围绕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作题为《新时代师范生从师素养培养的探索》的报告,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智能教育素养培养、从师素养培养等方面,分享了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注重自身专业内涵发展的同时,支撑全校师范生从师素养培养的经验,体现了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内涵发展”与“服务学校”两手抓的发展特色。

梁林梅教授在点评时表示,各校特色鲜明,北京大学以培养博士的方式培养硕士、广州大学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东北师范大学通过认证促进高质量发展、聊城大学开设的通用技术方向、西北师范大学的从师素养培养等均值得借鉴。

                              撰稿人:房立 柳瑞雪 张靖 卢国庆 华晓雨 潘霞

责任编辑:张绒

校对:高晓旭

审核:郭炯 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