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教育实习成效,6月26日至27日,学院刘智明副教授、房立博士赴蚌埠市调研检查学生教育实习工作。
6月26日下午,受蚌埠江淮智慧教育研究院谢惠萍院长邀请,刘智明副教授、房立博士前往蚌埠市江淮智慧教育研究院,讨论了《蚌埠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的相关内容。谢院长介绍了方案的制定背景、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刘智明副教授、房立博士分别从方案的整体定位、呈现形式、框架结构、具体行动、预期目标等方面提出建议。
6月27日上午,刘智明副教授、房立博士来到蚌埠二中与参加此次实习的7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进行交流、会谈。7名实习研究生逐一从实习内容、个人收获、整体感悟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各位同学纷纷表示,此次蚌埠实习收获巨大,真正走进了教学一线,了解了作为一名教师工作和责任,全面提升备课、授课、评课等的能力,为将来走向教学岗位提供了坚实基础。
6月27日下午,2025年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团队赴蚌教育实习总结座谈会在蚌埠市江淮智慧教育研究院二楼会议室召开。蚌埠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出席会议并讲话,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刘智明副教授、房立博士,蚌埠市第二中学和蚌埠市城南学校分管校领导及相关工作负责人,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团队参会,蚌埠市江淮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谢惠萍主持会议。
会上,七位研究生同学汇报了他们在蚌埠市第二中学和城南学校为期四个月的实习心得与体会。在蚌埠二中实习的3位同学带教教师的指导下,体验了因材施教大数据中心的日常工作与数据分析,系统学习智学网平台的操作与应用,运用数据处理技能精准提炼关键数据,为年级组和班主任进行学情诊断、教学策略调整提供参考。按照实习要求,完成了听课、教研、教学、班主任工作等各项任务,并完成了毕业论文数据收集。在城南学校实习的4位同学以教学为主阵地,分阶段展开教育实习,从观摩骨干教师授课到进班授课再到组织参与教科研和课题组的相关工作,按照N+1备课、磨课、授课方式,深入了解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在教学一线中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与挑战,全方位提升了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各位同学在实习期间还担任了蚌埠市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用高级研修班培训助教并积极参与研修班后续的入校调研和辅导工作。借助蚌埠市提供的实战平台,让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实现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智慧课堂设计、学情数据分析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两所接收实习学校均对实习同学在校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今后可以继续开展相关智能教育人才共育工作。
随后,蚌埠市教育局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就2026年的实习计划进行了协商对接。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优化实习方案,为实习生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实习平台。同时,双方还围绕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模式创新改革、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等方面展开了广泛交流,共同探讨了未来合作的方向与路径。
会议最后,刘智明副教授、房立博士对实习单位给予学生的悉心指导和实践机会表达了诚挚感谢。表示此次教育实习为学生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质平台,学生们在实践中收获的经验将成为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财富,希望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全面深化与实习单位的合作,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模式,培养更多适应未来教育挑战的优秀人才。段元丽充分肯定了本次实习工作的显著成效,强调了实习对提升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蚌埠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蚌埠市教育局期待与西北师范大学建立更加紧密、更加深入的长效合作机制,构建师范院校+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校的智能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体系,共同为蚌埠市、西北师大乃至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撰稿:房立、王润楷
审核: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