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生态,营造崇学尚研、求真务实的育人氛围,3月27日下午,学院在407会议室举行2025年学风建设启动会。院长郭炯、副院长严富华、宿庆,党委副书记毕向宏及全院教职工共60余人参加。会议由党委书记刘波主持。
郭炯指出,全院要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需求、锻造应用能力”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课程与行业前沿动态衔接;强化学生技术转化与社会服务能力,打造学生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化教育人才。今年,学院将重点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需求匹配机制,完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以优良学风涵养学生学术志趣,为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筑牢根基。
严富华结合本科教学工作,提出要继续打造“教风带学风、管理促学风、文化育学风”三位一体的学风生态体系,将重点推出“五好”教学实践系列活动、学风建设导师团结对计划、“学术诚信月”等主题教学活动,通过动态监测学习行为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建议。
宿庆围绕“学术诚信是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全体师生要牢固树立‘学术不端零容忍’意识,指出要严格执行学位论文全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同时依托“6I”等系列活动,营造开放包容、求真务实的学术生态,强化学风长效机制建设。
毕向宏表示,2025年学风建设要以“强化自主学习能力、深化实践创新能力、优化学术诚信体系”为主线,通过课程改革、导师引领、朋辈互助等多元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传承和发扬学院优良传统和良好学风。
刘波总结时提出,全院师生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培养有远大理想、有过硬本领,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通过强化思想引领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培育德业双修的高素质人才筑牢思想根基。要加强院风学风建设提升综合素养,注重数智时代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学风建设机制。
下一步,学院将陆续开展“学风建设月”“五好活动”“6I活动”“学术文化节”等系列活动,通过榜样引领、制度保障、文化浸润,持续营造“乐学、善学、竞学”的浓厚氛围,培养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所需的教育高素质信息化人才。
文:雷云飞
图:裴贺兵
审核:毕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