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晚,学院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永智院长在线做了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方向”的学术报告,我院教师、硕博士研究生认真学习了本次报告。
首先,李永智院长谈到教育数字化转型要超越微观教育学,更多的是关注宏观教育学,从中国的经济实际发展角度出发,对原有的教育进行转变。提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四个阶段:一是优质资源的分享阶段,通过数字技术将优质资源进行共享;二是大数据驱动的因材施教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获取学生学习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建构数字化教师助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能力,如高阶思维能力等;四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出现孪生数字身份,人类未来将在虚拟的时空中进行学习。
接着,会议进行了学术对话沙龙,分别由华南师范大学狄璇博士汇报了题为“人本视角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要内容包括:数字转转型的相关政策要求、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案例;南京师范大学赵晓伟博士汇报了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体现智慧的行动方略”,主要内容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文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分享了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实践经验;首都师范大学苏海阔博士汇报了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方略学习心得与洞察”,主要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教育数字化转型关键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详细汇报;西北师范大学郝建江博士汇报了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哲学笨思’”,主要内容从什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什么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展开汇报;西南大学王静贤博士汇报了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方略学习心得”,从重要论点概述、学习心得体会、相关问题探讨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最后,几位博士提出的问题,如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回归教育本质?如何面对挑战?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管理如何改革、教育治理如何创新?如何理解“管理”与“治理”?在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乡村教育如何基于“自身场域条件”走出“适切的、可落地的、可持续的”转型之路?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对师范生和教育类研究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有哪些新的要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才能持续、有效地推动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信息科技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李永智院长针对以上几位博士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