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25日,为进一步有效维护疫情防控期间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学校心理中心组织相关专家面向全体在校生举行了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系列讲座。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心理学哲学”方向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舒跃育老师以及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督导专家郭霞老师通过线上形式实施心理调适教学与练习指导。我院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次讲座分享活动。
首先,舒跃育教授做了题为《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报告。讲座伊始,舒跃育以“疫情当下的兰州”为引,从疫情下的心理测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焦虑转化为积极心理应对方式等方面展开叙述,提出心理健康维护和问题应对的相关可行路径:自我排解、积极有效的共同交流、培养兴趣、提前做好规划以及方平心态等。讲座最后,舒老师鼓励大家要顺势而为,在特殊时期历练包容与韧性,将自己的焦虑利用起来,转化为积极的动力,进而思考解决的有效方法。
其次,郭霞老师做了题为《疫情期间如何在封闭环境中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报告。她在报告中分享了以下内容:情绪对个体身体的影响、情绪管理与躯体健康、大脑如何应对压力以及什么是自我关怀等内容,郭老师指出要学会理解自我情绪,但这并不意味着以理解来代替问题解决,要学会善待自我、接纳和体会当下的不同经历,学会对此刻发生的事情保持清醒和非评判的接纳、如实看待事物本身、清晰看待自己的处境。讲座最后,郭老师与在线同学进行了交流。
此次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系列讲座是应对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工作的举措之一,后续将继续依托学校心理中心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通过维护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学生在特殊时期学会看到不一样的“自我”,接受“多维度”下的成长环境。
文:雷云飞 图:雷云飞 审核:汪海燕